军事频道

倡导和平的中国方案缘何令个别国家不快

  中国外交部日前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全面系统阐释中方立场主张,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指明了正确路径,其公正性与建设性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然而,个别美欧国家一些政客指责中方立场有偏袒,文件内容无新意。

  这些不实之词遭到各国专家学者驳斥。他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及其北约盟友抱持冷战思维,持续拱火浇油,对乌克兰危机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出发,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少数西方国家不计后果、试图通过“代理人战争”来实现自身目的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立场文件公正可行

  《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发布后,美欧一些政客指责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中“偏袒俄方”,对中方的可信度“置疑”,对文件内容断章取义。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客观公正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秘书长、前驻华大使阿里·希夫尼认为,中方立场文件反映了中国一以贯之的政策和对国际关系的明确看法,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西方对俄实施制裁,向乌提供武器装备,必将扩大冲突规模、延长冲突时间。而中方这份文件主张必须停止一切火上浇油的行为。“中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国家,中国重视和平的重要意义,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因此发布了这份文件。我希望有更多国家支持这样一份颇具建设性的文件。”

  2月23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联合国大会乌克兰问题紧急特别会议上指出,无论困难多大,政治解决的大门不能关上,推动尽快实现停火止战是当务之急,输送武器不会带来和平。新华社记者谢锷摄

  墨西哥普埃布拉功勋自治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拉克尔·莱昂·德拉罗萨也认为,中国的方案客观中立,体现出中国重视和平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一贯立场。他指出,在乌克兰危机中,一些西方国家煽风点火,利用媒体散播错误信息,以卑劣手段遏制他国发展。当前,国际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各方应坚持寻求对话,防止乌克兰危机继续升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立场一贯前后一致,体现出大国信誉。中国提出的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方案可对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的和平方案是解决问题的正道。约旦国际问题专家赛义卜·拉瓦什德指出,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文件阐释立场,就是希望以和平对话方式推动危机早日解决。中国的立场符合世界上爱好和平人民的普遍期待,充分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这与某些西方国家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西方试图通过乌克兰危机彻底打垮俄罗斯不切实际,参与对抗的各方都会付出惨重代价。通胀高企、粮食短缺、危机进一步升级等风险持续外溢。如果西方一意孤行,世界只会更加动荡不安。

  美国前代理国家情报总监、前驻德国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说,中方立场文件是“解决这场战事的一个可信开端”,而拜登政府却拿不出自己的方案,只是在“没日没夜”地思索如何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援。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名誉顾问胡里奥·里奥斯认为,西方更感兴趣的是维持冲突,而不是促进停火并通过谈判方式政治解决危机。他指出,西方仍在大肆宣扬除了通过战争打败俄罗斯外别无选择,但中国方案则让世界看到,另一种选择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确实存在的,这必将得到为全球利益考虑的第三方国家的支持。

  西方霸权图谋路人皆知

  少数西方国家为何对中国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感到不快?这背后的原因,各国观察人士都看得很清楚。

  肯尼亚智库非洲政策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刘易斯·恩迪舒认为,西方实现“和平”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提供军事装备、情报和派出空中作战力量来进行干预,而这又会导致极具破坏性的军备竞赛。乌克兰的情况就是这样,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显然,西方的角色带来了棘手问题,并可能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引发更严重的冲突,进一步破坏地区安全。而现在,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自然是不乐意的。”

  新加坡时政评论员翁德生的观点是:“俄乌冲突各方都在承受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山姆大叔’却看到了继续领导北约、进一步加剧阵营对抗的‘难得良机’。”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爆发大规模反战游行之际,美国总统拜登2月20日突然造访乌克兰首都基辅,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宣布美对乌价值5亿美元新的一揽子军事援助。新华社发(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供图)

  在翁德生看来,美国政府实际上是在为军工复合体“拓展业务”。世界越动荡,军工产品越有市场,美国军工企业就会得到更多资源以开发更尖端的武器,从而制造更多冲突和死亡,“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军事科技是美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后盾,这是美国两党的‘共识’。但很不幸,为美国这一野心埋单的却是全世界。可以说,美国的对外政策缺乏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法国《新团结》报主编克里斯蒂娜·比埃说,美国的目的是利用乌克兰来打击俄罗斯,以确保美国全球霸权。巴基斯坦拉合尔大学安全、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拉比娅·阿赫塔尔也持同样看法。她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支持乌克兰,试图通过加强乌方军备和对俄严厉制裁来削弱俄罗斯,这种冷战思维把俄逼到墙角,只会适得其反。“当美国及其盟友将乌克兰武装到牙齿,而没有推动寻求外交解决方案时,中国这样的国家不得不站出来提醒大家其中的利害关系。”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华态度明显自相矛盾。巴西ABC联邦大学“外交政策观察站”研究员费利佩·波尔图认为,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一方面质疑和攻击中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西方希望中国扮演的角色。而在中国公布立场文件后,西方又开始批评。“乌克兰危机实质上不只是俄乌两国间的冲突,也是俄罗斯在与美国及其盟友作战。美国及其盟友以乌克兰为代价,不断消耗俄罗斯,以此谋求他们的霸权利益。”

  专家指出,美国不愿通过政治途径化解危机,是因为还有其他盘算。斯洛文尼亚社会学家托马日·马斯特纳克指出,俄乌冲突是由美国谋划、挑起、推动和拖延的。至少从短期看,美国是唯一从这场战争中获益的国家。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欧洲经济正在被摧毁,首当其冲的是德国——这个欧洲经济引擎正面临“去工业化”。“在我看来,欧洲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冲突带来的附带损害,而是(美国挑起和支持)冲突的目标之一。这是一场针对欧洲的战争,欧洲曾被美国视为竞争对手。”

  中国方案获得广泛认同

  安全告急、粮食告急、能源告急……持续的冲突与制裁给世界带来多重冲击。除少数为一己私利鼓吹、煽动、制造阵营对抗的国家外,国际社会普遍对冲突扩大化、长期化深感担忧。在此关键时刻,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坚持劝和促谈的中国发布立场文件,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2月18日,在马里乌波尔,人们走过被损坏的建筑。新华社发(维克托摄)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项目主任伊万·季莫费耶夫高度赞赏中国方案,认为它意在探索让所有人都受益的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资深编辑穆罕默德·礼萨·马纳菲认为,中国方案及时有益,完全符合联合国的规则,有助于推动和谈。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也认为,中方立场文件极具建设性,必要且及时。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中国始终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观公正,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为缓和局势、化解危机发挥了负责任、建设性的作用。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包含12个方面内容的立场文件正是中方一以贯之的这种立场和态度的集中体现。

  “乌克兰危机已不再是地区问题,而是对各领域产生持续深刻影响的全球性危机。”墨西哥中国问题专家德拉罗萨的话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安全困局。危机之下,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任由少数国家搞阵营对立、分裂对抗,只会让全世界吞下苦果。唯有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才是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而这正是中国所始终坚持和倡导的。

  2月21日,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全面阐释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指出,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与《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密切相关,都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丁内斯说:“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正把人类推向一个非常危险的未来。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和《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都反映出一种明确认识,即为了和平与繁荣需要重新调整国际关系的方向,使之朝着多边主义、合作、不干涉、尊重主权和尊重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使我们能够看清造成当今世界巨大动荡和冲突的根源。”法国《新团结》报主编比埃认为,全球安全倡议以及中国的立场文件将在化解乌克兰危机方面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塞尔维亚前资深外交官、贝尔格莱德平等世界论坛主席日瓦丁·约万诺维奇说,全球安全倡议把和平与发展放在首位,呼吁回归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所有人,包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应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的扩张战略已经成为“过去时”。

  “国际社会应该拥抱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安全倡议,促进相互合作、平等伙伴关系和团结。”非洲政策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恩迪舒呼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报道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